低強度非熱性超音波(low-intensity/low-frequency nonthermal ultrasound)
它利用機械式壓力產生壓縮compression cycle(正壓)及伸展expansion cycle(負壓)交替循環於脂肪細胞膜上,細胞內液體之中產生了氣泡,多個氣泡聚集形成更大的氣泡,然後像爆破而瓦解脂肪細胞,這就是蝕穴效應(cavitation),其頻率較低(20萬赫茲),低強度(low intensity)17.5 W/cm2,台灣引進衛福部核可機種為標靶震波 Ultrashape contour I system(第三代)。以治療腹部來說,三次治療後腰圍可減少4-6公分,脂肪層厚度減少2.28公分。
(西班牙醫師Moraga用超音波檢查腹部治療三次後的成效,脂肪厚度減少了1.02公分,達29% , from Lasers in Surgery and Medicine 39:315–323 , 2007)
(標靶Ultrashape超音波溶脂機)
(術前,圖片擷取於廠商網站)
(術後,圖片擷取於廠商網站)
由於此種超音波產生的熱能不高 (所以相對於HIFU較不痛),對於緊實皮膚的效果就會有限,需另搭配所附的真空負壓與無線射頻RF電波來加強。且因為無法預期蝕穴效應能產生多少,相較於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比較能控制熱效應,有些醫師會偏好HIFU,帶來可掌握的效果。如果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的人就不適合,應該要做手術。
哪些對象不適合接受這種治療呢?
懷孕、哺乳期、或治療期間有懷孕計劃的
裝置心律節律器者
嚴重高血脂症或有嚴重脂肪肝者、肝功能受損或肝功能指數異常
免疫系統損壞或有發炎者,如紅斑性狼瘡、類風溼關節炎
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
凝血功能異常或服用抗凝血藥物者
接近治療部位處有大塊金屬義肢者
嚴重糖尿病患者
長期持續使用抗聚合藥物 (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...等) 或長期持續使用儲存在脂肪的藥物(包括口服避孕藥)
治療部位有皮膚傳染病、蟹足腫、肥厚性疤痕或下陷型疤痕
治療區域脂肪厚度小於1.5公分
腹部疝氣、腹直肌分離或有腹主動脈瘤(腹部治療時)
留言列表